治气、治水、治脏,让城乡更美好!昨天,记者从市治理办获悉,今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入“延伸深化年”,而《2011年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点》(以下简称《工作要点》)日前正式出台。
市治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,依据《工作要点》,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向农村延伸、向基层延伸、向盲点死角延伸,突出重点,攻坚破难,健全长效机制,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!除继续深化治理“七乱”外,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我市还首次将“建筑屋顶”垃圾的清理列入治理重点。
关键词 延伸深化 清理楼顶垃圾在锦江区试点
今年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第3年,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也从“提升期”步入“延伸深化”阶段。市治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重在向盲点死角延伸,从薄弱环节开始攻关!
“除了城乡结合部外,今年我市还将建筑物楼顶也纳入了治理范畴!这就意味着,将为建筑屋顶的垃圾‘清淤’!让视角‘盲区’――屋顶,也变得清爽起来!”该负责人还表示,关于楼顶垃圾的清理工程,我市已将试点区域锁定为锦江区。
昨日,锦江区治理办有关负责人则表示,目前楼顶垃圾的治理方案还未正式出台,但基本治理方向已经确定。即,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进行治理。“例如,有物业管理小区的,则计划与物业管理公司联动,对小区楼顶的垃圾进行清理保洁,而对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或院落的建筑物楼顶,则由所属街道办事处来负责。”
与此同时,《工作要点》还指出,今年我市将继续在背街小巷、集贸市场、公路河道沿线、小区院落、场镇等重点区域实施综合治理,逐步消除卫生死角和管理盲点!
关键词新“三最” 14郊区(市)县同步试点垃圾分类
值得关注的是,按照《工作要点》,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实施整治环卫设施污损、市政设施破损、户外广告及招牌破烂的现象,并进一步强化环境卫生管理,对环卫专业公司实施末位淘汰制,强化临街立面整治,加强市容秩序监管,在全国范围内,争创“全国最洁净城市”、“立面最清爽城市”、“市容秩序最规范城市”的城市管理新“三最”。
与此同时,今年我市还将全域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处置。除中心城区首批锁定18个试点区域外,14个郊区(市)县也将同步启动垃圾分类试点。有关负责人解释,试点的内容主要包括,农村垃圾集中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“二合一”、推广可回收的“农垃”技术等等。“例如,在农村,塑料瓶、易拉罐这些可回收的农村生活垃圾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点,而农村产生的菜叶和秸秆则进入“堆肥池”,通过发酵,将其变为肥料,最后实施“还田”……全域推进试点,大大加快了垃圾分类试点的步伐。
关键词 基础设施 建可吸入颗粒物网格化监测系统
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可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。《工作要点》还特别强调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拓展垃圾处理设施建设,提高科技化管理水平。并进一步开展50户以上农村新型社区微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我市还将启动“可吸入颗粒物网格化监测系统”建设,据有关负责人解释,该系统将依托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。系统建成后,将准确地了解究竟是东、南、西、北哪个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超标,为治理空气的“对症下药”,做好基础数据“监测”。
关键词 城乡风貌 推进13个城中村改造
市治理办有关负责人解释,今年我市还将继续深入推进中心城区特色示范街区打造,全面启动蜀都大道东(西)沿线、解放北路、老成灌路(金牛段)、羊西线4条重要道路的综合整治,同步实施夜景照明、店招广告、电力下地等综合改造;推进13个“城中村”改造,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。
此外,今年各郊区(市)县还要新启动50个场镇改造,实现11条田园城市建设示范线上场镇改造全覆盖。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开展林盘整治利用,新启动200个林盘整治建设。并进一步强化对全市主要出入城通道和郊区(市)县主要通道周边违法建设整治。
与此同时,今年我市还将继续深化大气环境治理、水环境治理,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。计划于今年新增绿地31处(约240亩)。继续推进健康绿道建设,通过“三治一建”(治山、治水、治绿、建园)、保护历史文脉、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,实施“两环两线”、“三山一陵”、“两湖四河”、中心城区公园体系、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、外环路生态带建设和田园风光保护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