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(CDPMA)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(CDPMA)

两个社区同住一个小区 该怎么管?

青羊区探索小区集中统管和社区分权治理相结合的“双轨制”管理模式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0年03月18日

分享文章:

      核心提示:人员——乐平和董家坝两个社区的拆迁农民共有1219户、2567人,同时住进心愿花园小区;

      管理——探索小区集中统管和社区分权治理相结合的“双轨制”,实行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的“三民主义”;

      就业——社区组建自己的物管公司,公司管理人员、水电工、保安、保洁、园林绿化所有工作人员,全部从住户中招聘;

      收益——配置商业铺面,解决物业公司运行费用后的盈余部分,给居民年底分红。

      青羊区文家街道农民集中居住区——心愿花园,居住着该街道乐平和董家坝两个社区的拆迁农民共1219户、2567人。如今,该小区通过探索小区集中统管和社区分权治理相结合的“双轨制”管理模式,利用物管“自我”运作,有效解决了辖区居民管理问题,让两个社区的居民成了“一家人”。

      管理

      探索“双轨制” 实行“三民主义”

      记者了解到,心愿花园安置有文家街道乐平和董家坝两个社区的拆迁农民共有1219户、2567人。居民户籍关系分属不同的社区,但又集中居住在同一个小区,如何既保障住户的“业主权”,又不与固有的社区分配方式发生矛盾呢?

      对此,乐平社区和董家坝社区在认真酝酿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基层民主权利,充分利用社区议事会和监事会群众组织平台,走出了小区集中统管和社区分权治理相结合的“双轨制”管理模式。

      在心愿花园,实行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的“三民主义”。园内的具体事务以自主管理为主,凡是小区内的一般公共事务(如公共设施的维护保养、物业人员的薪酬待遇等等),由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研究决定;凡小区内的重大事务(如物业管理收费标准、物业管理的收入分配、选举业主委员等),均召开业主大会讨论决定;凡是涉及农民应当享受的各种集体经济收入,农民分别回到各自所属社区履行和享有,由社区按原有模式予以分配。这样的“双轨”自治模式,既保证了心愿花园住户的“业主权”,也没有与原先的社区分配方式发生矛盾,促进了小区的和谐。

      就业

      小区成立物管 人员内部招聘

      2000多人的小区,没有物管肯定是不行的。既然许多居民进城打工也是做保安、保洁、保姆什么的,为什么不可以在家门口做呢?

      当这个想法在两个社区的议事会、监事会上提出来时,得到了大家的共鸣。议事会、监事会决定,组建自己的物管公司,并明确要求:物管公司从业人员必须从住户里招聘,以解决就业困难的“4050”人员的就业问题,优先照顾困难家庭,让大家住进新居都能有生活保障,共享城乡一体的丰硕成果。

      随即,新组建的物管公司在两个社区发布了招聘启事,从管理人员到水电工、保安、保洁、园林绿化所有工作人员,全部从花园内的住户中招聘,共录用了67名“4050”人员。所有服务人员先集中进行为期两周的专业培训后再持证上岗,既提高了服务质量,又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,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。

      收益

      商铺盈余部分 居民年底分红

      为确保集体利益最大化,让老百姓放心,物业公司对小区铺面招租过程进行公开透明的操作,通过在乐平、董家坝社区召开社区议事会专门讨论,决定按一定比例配置商业铺面,其收益既可以弥补公共服务项目的亏损部分,也解决了物业管理人员的工资问题,还有盈余部分纳入年底给居民分红,一举多得。目前,花园内一期工程已配置铺面4200平方米,商铺每月租金8万余元,基本解决了物业公司的运行费用。本报记者 陈方耀